-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馬龍2018年的每一個乒乓記錄
2018年乒乓球賽事過半,有球迷總結說,這是馬龍破紀錄的一年——世界杯團體賽冠軍,讓馬龍成為男乒第一個獲得世界比賽20冠的運動員(世乒賽團體賽后,這個記錄上升到21冠);德公開賽冠軍,馬龍成為第一個德國公開賽5冠王;世 賽團體賽冠軍,馬龍成為第一位7次獲得世乒賽團體冠軍的男運動員;中國公開賽冠軍,馬龍成為第一個中國公開賽7冠王。馬龍本人聽到這笑著說,“我這個年紀,應該是多打一天、多參加一個比賽,都是一個記錄了。”

對馬龍來說,2018年確實是特別的,他真正理解了國兵隊長的含義,成為了從教練員到運動。員都不可或缺的龍隊。“今年打比賽,教練組和運動員隊伍都有了新鮮血液,或多或少有一些不熟。悉的事情,便會征求‘老隊員’的意見,從年初的世界杯團體賽開始我就感受到了這種角色的變化。”那么這半年來,龍隊累嗎?
新責任,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回想世界杯團體賽,馬龍會笑著扔出一個對比,“上次(2015年)世界杯團體賽,我就打了兩場雙打,今年賽制有了改變,我打三號位置多一點,要上第一場雙打,第三場接著打單打。”他的意思是,“當然累呀 賽前真沒想到我能打這么多比賽。”賽場外,教練組和隊員們一起開會,會征求上場隊員的意見,大家一起討論對團隊最有利的作戰計劃,“我們先一起分析,幾個隊員了解自己,也了解對手,教練們征求完我們的意見,要再互相碰一下,給出一個最好的答案。”因此除了承擔比賽任務,馬龍還要變身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紐帶,教練員有時候會問他每個運動員的情況,笑稱自己是“操心命”的馬龍說:“我平時也喜歡觀察隊友,在比賽期間雖然我不愛說太多的話,感覺在自己的空間里,其實有些時候也是在默默觀察周圍的人。教練問我許昕和小胖的狀態怎么樣時,我都會和他們說一說。世界杯團體賽是新教練團隊第一次帶我們打團體賽,我理解那種感受,怕說多了說重了,也怕說輕了沒點到位,這時候就需要我來幫忙。”

世界杯團體賽中,馬龍第一次攬下這份“活兒”,也傳達一些生活上的事,需要的時候主動組織大家聚一聚。“這種時候我應該聚攏大家,我們這個集體應該是團結的,這方面我做得比原來更多一些。”到了世乒賽封閉訓練期間,劉國正成為了馬龍的主管教練。那時馬龍已經獲得德國公開賽冠軍,也錯過了封閉訓練量最大的那一周,他給自己確定的封閉訓練目標是靜心,身體保障訓練和技術訓練的時間對半開,對身體的康復、體能的儲備更加重視了。劉國正和馬龍延續了之前的溝通習慣,兩個人會一起聊些隊里的事,也聊馬龍自己的情況,還會一起探討技術,討論隊員們應該加強一些什么東西。劉國正評價馬龍是“句句話都在點子上,交流起來特別真誠”。
封閉訓練期間,樊振東在亞洲杯比賽小組賽中輸給了張本智和,回來以后人有點蔫兒。馬龍說他特別能理解樊振東那時的感受,“他太想把自己在封閉訓練前期練得東西發揮出來,想在亞洲杯里打出特別好的狀態,因為當時馬上面臨世乒賽,他想沖在前面,但打成什么樣心里又沒譜。這種志忑的感覺和我2010年參加莫斯科世乒賽前的感覺一模一樣,對自己有期待也有要求。2010年的時候,我也是已經參加過兩次世乒賽,但都沒有在重要場次出場,參賽前我知道自己肯定要打關鍵場次,人是很焦慮的。”到了瑞典世乒賽比賽期間,經歷過同樣心路歷程的馬龍會經常和樊振東溝通,處理每一個細節的利弊關系,“面對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和對外界輿論的壓力處理得不好,就會影響發揮,我能看出樊振東每場比賽也都在積極調整自己。”
有時候輸幾局也挺好因為身上責任的增加,馬龍在自己的第7次世乒賽團體賽中很緊張。中國隊在小組賽中打得比較順,有些對手為了保存爭奪小組第二名的實力,還會選擇“主力避戰”,到了淘汰賽,許昕第一個爆料說馬龍很緊張,他賽前很嚴肅,直接跳過適應訓練中隊員之間相互“逗一逗”的環節,只專注于干自己的事,不愿意把一點點的體力浪費在比賽以外的事上。這種氣場讓許昕馬上感覺到,進入淘汰賽后馬龍身上的壓力更大了。

淘汰賽第一場的對手是奧地利隊,這是中國隊的老對手,也是比賽場外的老朋友。中國隊來歐洲比賽時,經常和奧地利隊一起進行適應訓練,因此非常了解中國隊員特點的加多 ,打了馬龍一個2比0領先。在這場比賽之前,馬龍已經在世乒賽團體賽中獲得了22場3比0連勝,對陣加多斯剛輸掉第一局的時候,馬龍直言這種感覺也挺好,“這樣我就不用去想那個記錄了。”馬龍說,“在這之前,有時候我打到2比0領先,會閃念一下再贏一局就又是3比0了,當然每到這個時候,我立馬會告訴自己別想這個問題。那天輸了第一局后,我感覺自己真正不用再想3比0的事,一切又重新再來。”馬龍說當時也承受了比分上的壓力,在大比分1比2落后、第四局打到8平后很緊張,在這種情況下能贏下來,對于馬龍來說也是一件增長信心的事。這讓我知道自己不光能打順風球,逆風球也可以,這種感覺挺好的。”
半決賽對陣東道主瑞典隊,馬龍碰上了正膠顆粒打法;決賽對陣老對手波爾,在第二局經歷了4:7落后的局面。“雖然最后都贏了,但過程都不流暢,不過比分在自己的控制中,我覺得這樣打也挺好的。”馬龍比以前更能接受了這樣“不完美”的自己。“現在比賽里我輸一兩局自己可以接受,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原來我打比賽不想也不敢落后,總是一開局就沖刺,想拉開比分把優勢一直保持到最后,現在能隨著比賽調節自己,就像從跑短跑,一上來就發力,變成了跑長跑。”
馬龍的堅持和耐力,也像在跑一段人生道路上的長跑。“我會看到有人說我做了什么又破了一些記錄,其實我覺得,打比賽的年頭長了,做什么都是破紀錄,因為堅持到了以前運動員沒有堅持到的時候。”而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需要馬龍每天如一日勤懇付出,和在每一個細節上自律才能完成。“有很多運動項目30歲是運動員的巔峰年紀,在乒乓球上可能也要重新定位年齡了。”馬龍說。

小時候馬龍不喜歡社交,他說自己有些封閉,現在他在為人處事仍然稱不上主動,但天秤座的馬龍才不是一個只有一面性格的男同學,他最喜歡的放松方式之一是大家一起聚餐。雖然喝茶和馬龍的“人設”更配,但馬龍說,喝茶時候想的事,和聚餐時候聊的事不一樣。“我喜歡在聚餐的氣氛中和隊友聊天,很放松。”因此在隊伍特別需要凝聚力的時期,馬龍喜歡組織大家聚一聚,“經過半年的磨合,加上世界杯和世乒賽都圓滿完成任務,教練和運動員這個大團隊互相信任,磨合得很好。”馬龍看到隊伍團結的新局面,覺得很開心。
從隊長,到“滅霸”
參加中國公開賽前,馬龍沒過多去想獲得冠軍就是7冠王,但他也愿意用“記錄”這個字服來鼓勵自己去堅持,“既然我沒有退役,就應該努力對得起自己平日的付出。”年初的時候,馬龍說希望能自己給自己一些犯錯的空間,但站在賽場上他仍然是不想輸的隊長。“中國公開賽對王楚欽的時候第一局輸了,后面幾局咬得也很緊,對梁靖更是打滿7局才贏。在賽場上我一直爭勝,尤其是對梁靖蓖的比賽,很膠著,但贏下來后感覺很有價值,讓我看到了自己想贏的欲望,挺開心的。”在賽場上,馬龍不想給自己退路,他說一旦有退路,人就不會爭取了,“所以希望自己再積極一些,再堅持一下,其實我所說的給自己空間,是讓自己的心態好一點,哪怕輸了一兩局,緩過來也比原來更快。但比賽中的糾結和緊張一如既往,從沒有變過,畢竟一站在賽場就想贏。”在賽場外,馬龍聊起比賽和心態,比原來要輕松很多,“因為勝負我都經歷過,聊起來就會輕松,真正上場面對輸贏時,我依然緊張害怕,但這種感受不是消極的。”馬龍說人輕松了,比賽就不會輕松了。
決賽迎來時隔一年的“龍胖大戰”,樊振東想突破馬龍的決心盡人皆知,反觀馬龍,取勝的欲望也是一樣 高漲。“我能感受到他想贏,但我也想贏。”樊振東獲得了決賽第一局的勝利,但馬龍卻牢牢控制住了接下來三局的戰況,第五局兩人打到10平、12平,最后馬龍14:12獲得勝利。“其實10平以后有兩個意外球,樊振東的發球我都接在手上了,這兩個都算我的運氣球,其中也包括最后一分球。”馬龍說因為這個意外,他在獲得最后一分后第一反應是舉手向樊振東示意“不好意思”,這時他想到比賽結束了,又想到剛看完的《復仇者聯盟3》中的情節,就打了個指響。原來這個手勢不是比7,也不是比心,而確實是模仿“滅霸”的響指。從隊長搖身一變成了反派“滅霸”,這個設定倒確實符合馬龍,外表是乖乖仔,內心住著一個想出來干點瘋狂事的“小惡魔”,馬龍說自己看問題總能找出矛盾點,因為他自己就是個矛盾體。
輸球,天秤座馬龍挑不出的矛盾點
馬龍是天秤座,因此天秤兩邊都有秤佗,他在左右矛盾從中找平衡,但有件事馬龍沒找到“矛盾點”,這是一件讓他徹頭徹尾難受的事,就是輸球。獲得中國公開賽男單冠軍后,馬龍在日本公開賽14決賽中輸給張本智和,“我自己打得太差了。下場后回想,是準備得不夠好,才造成在賽場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這場比賽中,張本智和從一開始就給馬龍施壓,使馬龍面對著大比分0比3落后的局面。在用懸殊比分追回來兩局后,馬龍在第六局無謂失誤過多,最終無緣四強。“一開始我把他想得太強,但一到比賽里感覺不是想象中的樣子,這時候自己有點瀉了勁兒,人沒有一直繃著,也沒能調整到自己的節奏上。拼沒拼起來,守又確實守不住,在第二局我5:1領先沒有贏下來以后人就開始毛躁了。我覺得自己主要輸在前面,后來雖然追上來兩局,第六局已經控制不住了。”
別扭著打完六局,輸了比賽的馬龍很自責,“輸球會影響心情,但現在已經不止是影響我自己,覺得自己輸球影響的方方面面很多。面對這樣一位熱門對手,自己沒有準備到位,很自責。”馬龍說他能想象外界對他的表現會有多么不滿意,“沒有打出精神狀態,技術發揮也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我對待比賽分析和預判一般能比較準確,但這場比賽從預判上就出現了誤差,賽前想的技戰術到賽場上都沒怎么用,不知道是想復雜了還是想簡單了,整個節奏都沒對上。”馬龍說,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能夠對張本智和有更多的了解,“中國隊員每一次輸球都是一個警鐘,會更加細致地總結,尤其輸給主要對手以后,能總結的東西就更多了。”
對于馬龍這位大滿貫外加不停突破自己記錄的運動員來說,信心的積累依然依賴于比賽的勝利,“我覺得運動員始終是這樣,比賽打得再差、再膠著,贏了就會長信心,輸了球信心肯定會受到影響。”馬龍認為,比賽的輸贏無論對于有多少光環的運動員來說,都是一件殘酷的事,但經歷過這些殘酷后,人會變得更強。
那回到最開始的問題,要面對輸贏,要激勵自己,要團結隊伍,要做的事好像越來越多,“龍隊累嗎”?馬龍說他其實習慣了,“休息兩天可以,第三天一定就不知道該干嘛了,心里不踏實,想練練或者練練球出出汗,我就是個閑不住的人。”不過比較以前,馬龍也有了一些“輕松向”的變化,他會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快樂,他也希望在賽場之外的自己能輕松一些,“我平時比較謹慎,可以說是個緊繃繃的人,但這樣的‘馬龍’留在訓練和比賽場上就行了,在生活中,我也希望‘馬龍’輕松一點。”和隊友們一起聊聊球,聚在一起“神侃”一通,馬龍享受著自己最輕松和最自然的時刻,也繼續糾結、緊張、自律地完成著自己的事業。就像馬龍自己說的,再多打一天,再多參加一次比賽,再多一個冠軍,可能就是一個新紀錄。
看完上面的“馬龍2018年的每一個乒乓記錄”資訊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