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專家解密長膠的性能、規則、打法、選擇
長膠,是乒乓球器材中最為特殊的存在,長期在乒乓球運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雖然長膠在專業比賽中的出現頻率已經不如以前,但在業余圈中卻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長膠詭異的特性,使它成為許多業余愛好者的心魔,也是備受爭議的存在。

與反膠的直來直去相比,長膠則像是一份加密文件,想要完全了解其內在,還得先費點功夫攻破密碼。待攻破之后,或許長膠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世上本沒有長膠,是張燮林發掘了它,讓乒乓球的世界里從此有了“魔術師”一族。
那是他還在上海市隊的時候,某天去倉庫領新膠皮,一時間卻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型號,只得暫且換上一張別人不愿意用的次品---顆粒偏長,超出了正膠的既定規格,快攻講究的是“快”字當頭,過長的顆粒會減慢出手速度,別的選手自然將其視同廢品,但直板削球的張燮林一試之下,卻有新的發現:用它削過去的球飄飄乎乎,旋轉令人琢磨不透,按說搓過去的球應該是下旋,他搓的卻不轉甚至帶上旋,一般推過來的球應該不轉,他推出的的球卻稍帶下旋,攻過去的球更是“發沉”......雖然自己也比較難控制,但令對手頭疼。
發現了“新大陸”的他,如同尋到了無價之寶,經過勤學苦練,終于創造了當時外國人毫無所知的直板“長膠”削中反攻新打法,第26界世乒賽上,他的長膠一亮相,就削倒了日本隊主將星夜和三木,兩年后的第27界世乒賽中日男團決賽中,又連勝三木、木村和狄村,為中國隊捧得斯韋思林杯獨得三分!“魔術師”的美稱從此不脛而走,而他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長膠。
“怪”之有理
都說長膠怪、反膠轉、球路飄忽,其實長膠并不怪,倘若如今主流的打法是長膠,偶爾嘗試反膠我們同樣會覺得怪,因此,究其根本還是我們對長膠不熟悉所致。
長膠顆粒軟、長、顆粒頂端接觸球面積小,所以旋轉對它的影響較小,這就是人們說長膠“不吃轉”的原因,平時對付反膠有效的發球,長膠或許能夠輕易擋回來,擅長靠發球制造機會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力氣全打在了棉花上。
長膠產生旋轉的機制與我們常見的反膠不同,反膠可以主動制造旋轉,而長膠主要靠“借轉”接觸時顆粒倒伏,產生類似“打滑”的效果,并且隨著顆粒的回擺,還會將球加轉。可以不改變球的旋轉方向二把球“碰”回去,這樣一來長膠的回球旋轉一般會與我們平時習慣的反膠打的旋轉相反,上旋回球變下旋,下旋回球變上旋,這就是長膠“反旋轉”說法的由來,并不是真的將旋轉發過來,但與我們反膠回球的經驗相比旋轉是反著的,以往打反膠的經驗用不上了,所以會產生很特別扭的感覺,這就是長膠“怪”的由來。
長膠能否“抄近道”?
對業余來說,長膠“以弱勝強”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練球十載的年輕小伙子去球館打了一場業余比賽被動作看起來不怎么樣的長膠“老球油子”擊敗也是常有之事,長膠似乎成了能夠快速增長實力的捷徑,只要稍加熟悉,就能戰勝水平比自己高的對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長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讓別人別扭的同時,對使用者也造成一些影響。若是已經有了反膠的動作習慣,在突然改換了長膠,或許能夠快速上手,但想要進一步提升那也是困難重重,除了要重新學習長膠的套路,還得改變自己打反膠的預判與肌肉記憶,說是捷徑有些勉強了。
還在練習基本功、正處于快速提升階段的練習者是不建議使用長膠的,尤其是還在打基礎的青少年,中國乒聯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得使用長膠參加國內的正規比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小朋友打下扎實的基本功,若是使用了“不吃轉”的長膠,在旋轉的理解與判斷方面自然也不會有省狂體會,反而會阻礙水平的進步,這條路,看似捷徑,實則也是一座需要費力才能翻過的峭壁。
誰與長膠更配?
長膠的優點固然顯然,但也難以掩蓋其速度慢、旋轉弱、力量小等天生劣勢,不過雙刃劍似乎更容易引起人們嘗試的欲望,到底是否該試試長膠,先看看自己的打法屬不屬于一下三類,倘若不在,似乎有些單相思,讓若在此,便是兩情相悅。
削球打法
削球手一般為橫版,反手使用長膠夠卸力,加轉,靠穩定的防守消耗對手,造成對方失誤給自己創造搶攻得分的機會。但削球手往往是需要長期專業訓練才能練成,從步法到對球的判斷,反應都與常規的反膠打法完全不同,比如一般人看到來球的第一反應就是迎球回擊,而削球手的第一反應卻會是撤步削回,業余球友想要轉型削球,那等于是將自己的推到重建,難!
單面技術過硬,
如果本身的正反面技術都有相當功底,比賽中有強力得分手段,再換長膠就顯得意義不大了,而另一面如直板橫打,或者橫版反手并不算太過硬的,用長膠來擾亂對手,為自己的進攻贏得籌碼,則不失為一良方,直板單面進攻的,不妨加一面長膠,亦可以時不時的給對手制造小麻煩,這正是長膠的用武之地。
當然亦有些人一門心思希望學習長膠,或者在使用長膠后,能夠以單面長膠打進攻的,逐漸成為主要得分手段的,這就看手感天賦了。
“愛折騰”的球迷
膩歪了兩面反膠的常規節奏,想通過更換一面長膠來增加自己回球的變化,也可以試試長膠,當然,這類球迷選用長膠的目的大多在于通過不同性質的回球擾亂對手節奏,然對方直接失誤貨是給自己留下進攻機會。
亦或是,純粹從裝備的角度而產生的興趣,不同品牌的長膠玩起來是什么感覺?進口的長膠與國產長膠的有什么不一樣?長膠貼什么樣的底板能玩出什么樣的風格?對于發燒友來說,嘗鮮的感受是最有趣的,哪怕過程非常痛苦,一樣能樂在其中。
你的長膠符合規規定嗎?
長膠屬于乒乓球膠皮的5打種類之一,雖然有些特立獨行,但也是在乒乓球體系之內,可以參加正是比賽的,但既然在規則之內,自然也應當受到規則的約束,正規長膠與違規長膠的分界線到底在哪里?
有些人認為不貼海綿的長膠就是違規,但事實并非如此,按照規則,顆粒朝外的膠皮(包括長膠、生膠、正膠)是可以不貼海綿單獨粘貼的,只要你不是使用了深色面材的底板而有偏偏配了一張透明的紅色長膠,否則是符合參賽要求的。

膠面上是否有“ITTF”的LOGO是才加比賽的必查項目之一。
一張正規長膠,膠皮靠近拍柄部會印有國際乒聯的Logo,如是有認證編碼,也會出現在膠皮靠近拍柄部位,但即便是印有國際乒聯LOGO的長膠也未必符合規定,業余圈里最常見到的違規長膠有兩大類,一類是大顆粒長膠,一類是固化長膠。
首先說大顆粒長膠,顆粒碩大,柔軟,回球的“反旋轉”效果更強,回球飄忽不定,一些追求怪異的球友就看上了這一點。但不論出廠時就做成這樣,還是使用化學劑將普通長膠泡大,都不符合規則。套膠經過物理,化學處理不說,顆粒密度也不合符乒聯規定的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顆、不多于30顆的要求,不能用來參加比賽。并且,這些用化學溶劑泡制的長膠,多大具有一定的毒性,長期使用會影響健康。
固化長膠是使用固化劑或是其他方式,將長膠的表面進行硬化處理,是長膠表面光滑無摩擦,表面硬化使得橡膠的反彈特性大大減低,造成了極為明顯的卸力效果,這類固化長膠防弧球那叫一個絕,但這類固化長膠,雖然顆粒看似符合規定,但其經過處理以后,膠面性能已經完全改變,顯然已經不符合規則,自然無法參賽。
使用這些長膠平時自娛自樂并無大礙,但若是為了追求贏球,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違規長膠來參加比賽”,似乎有些勝之不武了。
厚與薄,有學問
海綿越厚,吃球緩沖的性能會更好,球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利于進攻和防守,甚至還有鞋主動制造旋轉的能力,但海綿的加厚也會導致乒乓球長膠怪異性的下降,長膠海綿越薄,長膠的反旋轉效果就越強,球也相對更飄、更怪,不貼海綿的長膠是最怪的。
一般削球打法會用有一定厚度海綿的長膠,不靠怪異性贏球,一定程度的吃球可以保證穩定的回球,有一定制造旋轉的能力可以削出轉,不轉的變化來干擾對手,而在近臺控制、調動的打法,一般會使用薄海綿(甚至不貼海綿)的長膠,依靠長膠自身的旋轉反差來創造機會。
通常來講,1.0mm是長膠海綿的風水嶺,1.0mm以上,進攻穩定,1.0mm一下的,防守詭異,易制造機會。所以大多長膠型號都會提供1.0mm上下的規定,如著名顆粒套膠制造商TSP的長膠海綿就有1.0-1.3mm的區間段,而國產如729的755/837套膠則是以0.5mm、0.8mm.1.0mm為規格區分。
何以制“長”?
想要克制長膠,除了技術上的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擺正看待長膠的態度。長膠是乒乓球多元化打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既然你打乒乓球,那肯定不能抱著排斥、逃避的心態去面對長膠。長膠與反膠一樣,在于球友相互切磋、競技之中娛樂,既然是比賽,想贏之心人皆有之,與人品好壞無關,只有正視了長膠,才能去克制它。
長膠主動改變旋轉的能力較弱,回球的旋轉基本上源于你給他什么旋轉,了解長膠的旋轉特性以后,針對這點去使用套路,可以有效的壓制長膠。平時我們與反膠對手較量,唯恐對手先起板,發球長以短球為主,但對于無法有效進攻的長膠而言,發急長球可以直接為自己創造進攻的機會。
剛開始遇到長膠,因為不熟悉長膠的回球特性,會有明顯不適應,但只要堅持與使用長膠的朋友多打幾次,慢慢就能掌握規律,不用擔心與長膠練球會毀掉手感,恰恰相反,與長膠對手打法可以顯著提高自己的手感與應變能力,加深對球的掌控,也能夠練得一手穩健的弧圈,對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雖然如今專業領域中“魔術師”已經難覓蹤影,但是將長膠玩到出神入化的業余高手仍然不在少數,京城鼎鼎大名的“東邪西毒”便在多次業余乃至專業比賽中奪魁,引來效仿者無數,都想過一把“魔術師”的癮。
玩長膠的樂趣,只有真正打過長膠的人才會明白,別看“長膠大軍”稍顯小眾,里頭的成員可沒有一個好欺負的。
看完上面的“專家解密長膠的性能、規則、打法、選擇”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