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丁寧:回想世乒賽 還是會緊張
今年的6月丁寧很忙,杜塞爾多夫世乒賽單打獨守半區,收獲了第三座世乒賽女單冠軍獎杯,接著她第五次闖入女雙決賽場,終于如愿獲得冠軍;汗流浹背地提前到成都備戰公開賽,發了低燒,吃著中藥,丁寧又拿到成都公開賽雙冠。

今年的6月丁寧的球迷也很忙,籌備著“叮當書屋”和“叮當獎學金”;隨著丁寧的奪冠,生日聚會上的蛋糕、背板都要加入新的奪冠卡通;“丁寧三冠王”的手幅很快到位,出現在了有丁寧在的各個場合。
仿佛拿著“丁寧大滿貫”手幅迎接丁寧的日子還是昨天,從“昨天”到“今天”,丁寧受傷、生病、糾結著,也收獲、突破、享受著,她的“一月四冠”有很多背后的故事。
上賽場,就沒法看輕勝負
首都機場滿眼“丁寧大滿貫”的手幅,這是丁寧從里約奧運賽場回國時的盛況,丁寧時不時也會想起圓夢的喜悅,但和所有大滿貫一樣,下一個目標是什么?丁寧總控制不住去琢磨。家人和朋友已經被她嘮叨了一輪又一輪,投入新一輪競爭的這個決心確實難下定,“誰不想舒舒服服地過日子呢?”丁寧念叨,更何況競爭所要面臨的困難她再清楚不過了。
隨著這番糾結,國家隊集中的日子到了,回到隊里的丁寧也第一時間與主管教練陳彬進行溝通,最后師徒二人制定的“訓練計劃”和家人給丁寧的建議一致:順其自然做好自己該做的,把以往的長期目標變成一個一個小目標。“比賽、勝負、大家對我的看法,其實當時所面對的都已經是嶄新的問題了。”比如,大滿貫丁寧這時的自我要求已經提高了。
面對國家隊滿滿的計劃安排,嘴上說著“好猶豫”和“面對困難時我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堅定”的丁寧,其實已經義無反顧地投入進來。做體能訓練時的意外崴腳,提醒著丁寧以前只存在于設想中的困難,是真實存在的,甚至比設想的還要痛苦。放棄了年初的公開賽,丁寧每天趿拉著運動鞋來到訓練館做腳腕康復治療,“反過來回想里約奧運會之前,簡單執著,就是勇往直前不給自己留退路。”治療的時候,每當有小隊員路過,都會叫她一聲“寧姐”,這個稱呼原來丁寧很熟悉,她曾經頂著“刺兒頭”跑在張怡寧身后這樣叫著,現在這個稱呼丁寧更熟悉,那是在叫丁寧本人,在叫她這位女隊隊長。“現實就是,奧運會后在團隊中我要擔當更多,對自己的要求也只會一天比一天更高。”
經過短暫的恢復期,丁寧站上了“地表最強”直通比賽的賽場。循環賽加上淘汰賽打了將近10天,丁寧拿到直通名額的時候,腳早就腫得老高。比賽結束后,丁寧腳上綁著厚厚的冰袋,窩在休息室的沙發上連身上的汗都懶得擦。在場上意氣風發的丁寧,場下其實是以這樣的狀態等待著頒發直通證書。
“打完直通比賽我感受特別深,哪有所謂的‘享受乒乓球’?哪有‘看輕勝負’?真的都不存在,不管我是不是大滿貫,只要站在場上,就只想贏球。”所以在亞錦賽輸給平野美宇后,丁寧自責極了。
大滿貫的字典里不能有“盡力了”
亞錦賽時,丁寧發起了低燒,但帶病打比賽早就不是第一次,所以多次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完成比賽的丁寧其實沒有想過會輸給平野。“而且還是在比較好的局面下沒有贏下來,后面讓平野打瘋了。”賽后丁寧回到北京看病,等待就醫的過程中她腦子里來回轉著這場比賽,輸球有很多外因,無論傷病還是換球都有可能導致失敗,停!丁寧不愿意去想了。作為大滿貫,丁寧知道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不止是一場外戰失利,更是國乒整體的一次失利,她不愿意說也不能說的是自己已經“盡力了”。丁寧把亞錦賽的這次輸球看作一顆種子,種子長在丁寧心里,長出無限種可能發生的困難,讓丁寧能夠沿著這些枝蔓看清自己,防范于未然。
從醫院出來,丁寧回宿舍就打包好行李箱去參加封閉訓練。低燒需要休養,但丁寧來到場館,看到隊友們都練得熱火朝天,這讓丁寧心里很著急,希望能趕緊投入進訓練,她不愿意站在場邊使不上勁。沒想到低燒剛有好轉,急于跟著大家一起長跑的丁寧把年初受過傷的左腳又一次崴了。躺在跑道上的丁寧可嚇壞了隊醫和隊友,隊醫趕緊原地為她進行冰敷,隊友們給她撐著傘遮陽,丁寧仰頭尋找到沒有被傘遮住的一小片天空,腦子里一片空白。在賽場上很久沒有體會過懵感的丁寧,躺在操場上覺得有點懵了。
因為腳傷休息一天后丁寧又回到訓練館,和盛丹丹一起練發球,突然“哐”地一聲,丁寧左手無名指的關節磕在球臺上,當時就磕下一小塊肉。“我真是用全部生命去愛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不斷傷害我……”丁寧對著乒乓球一邊表白一邊抱怨,“當時我都不好意思再麻煩隊醫了,趕緊自己找了塊創可貼。”貼上創可貼,丁寧繼續練習,左腳左手都有傷,加上左膝蓋的老傷也在隱隱作痛,丁寧覺得自己的左半邊都“壞掉”了。人在受傷時心理也是脆弱的,會著急更會胡思亂想,“是不是老天在暗示讓我退休呀?”做康復治療的時候,丁寧會這樣悄悄自問。
但一回到訓練場,丁寧看到墻上掛著平野美宇奪冠的照片;看到大屏幕循環播放平野奪冠和頒獎時的視頻;感受著訓練館里“既壓抑又火熱”的氛圍,丁寧能感受到所有人都想在世乒賽中證明自己,這其中也包括她自己。
最讓丁寧害怕的是什么?
“如果按照里約奧運會前的備戰要求,我這次封閉訓練完全是不及格。”在僅僅20多天的封閉訓練中,丁寧克服了傷病,還調整了自己的技術。“短時間內我真的做出挺大改變,蔡局(蔡振華)來看我們隊內比賽的時候,也對我新的技術風格給予了肯定。”丁寧說到這時候改技術,不是說她自己想不想,而是必須要這樣做,“對應新球必須做出一些調整。”按說封閉訓練里丁寧過得挺充實,為什么會給自己打不及格?
不及格里技術上占一點,心理層面占分更多。“我備戰時內心波動挺大的”,波動大到去盧森堡適應訓練時她特別著急,現在回想起來,丁寧覺得那是緣于她心里的一個恐懼。“我當時身體狀況不能允許自己達到很高的要求,但我最怕的就是自己這么想,在無形中一次次原諒自己。”丁寧擔心自己訓練質量不高,卻不斷自我原諒,到世乒賽賽場上會出現問題。
直到拿到抽簽結果,丁寧才真正不糾結了。“內心里面對比賽的不堅定和面對自己內心的糾結,在抽簽后全都沒有了,獨守半區的責任擺在我面前,雖然壓力很大,但也讓我一下就堅定、迅速地進入了比賽狀態。”決賽碰隊友之前,丁寧在“為國而戰”,她不太贊同用“復仇”這個詞,因為中國隊實力很強,丁寧認為自己要做到的是在賽場上充分展示國乒的實力,證明自己。“八進四對石川和半決賽對平野我都很緊張”,大滿貫丁寧形容說緊張感已經爆棚了。“但同時也能感受到大家對我的信任,世乒賽除了參賽隊員,后勤保障、科研團隊和乒羽中心都去了很多人,在餐廳遇到時,從大家的眼神中都能感受到力量,感覺每個人都很相信我,平時遇到我時會拍拍我說絕對沒問題。”所以在比賽結束后,丁寧用“團隊”這個詞來概括她世乒賽最大的感受,和團隊中每個人的配合,讓丁寧感覺很流暢。“陳導在后方每天發信息溝通,李指和郭焱姐在前方幫我準備,科研人員送資料也非常給力,大家各司其職,感覺配合得愉快又流暢。”
半決賽戰勝平野美宇后,丁寧和場外指導李隼擊掌,因為兩個人都特別激動,第一下愣是因為速度太快、力氣太大沒碰上,接著兩個人一起哈哈大笑,再次擊掌表示慶祝女乒完成任務。接下來的決賽丁寧將為自己而戰。
單打超越自己,雙打渴望冠軍
丁寧在世乒賽單打中的狀態是一天比一天好,“到最后就感覺自己朝著冠軍去了,賽前真沒能做到這么堅定。”丁寧對世乒賽決賽場的氛圍特別熟悉,決賽前候場的時候,緊張的感覺讓她知道自己想贏,想超越自己。走上場來到球臺邊,丁寧又不緊張了,“這種感覺是對的”,比賽開始前丁寧這樣想。
在與朱雨玲進行的決賽中,從被沖擊得比較被動,到穩住自己逐步進行突破,再到最后對勝利依舊執著和堅定,丁寧在這場決賽中的收獲,并不是單單一個冠軍。“首先我投入比賽非常快,不需要太多時間磨合適應,感覺自己能很成熟地把控自己,少了毛躁和波動;其次是我充分感受到被對方零包袱的沖擊,以前我的打法是纏住對方,現在是對方拼命纏住我,這給我的直接感覺就是小朱不容易崩盤,怎么都打不死。而我變成了一個活靶子,這讓比賽中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在比賽中,我雖然拿過這個冠軍,但如果想贏,要比沒拿過的小朱還要堅定。我覺得在決賽里每一步我都在突破自己,沒有哪場勝利能白給我,尤其面對隊友,只有展現出更強的綜合能力,才能勝利。”
獲得冠軍,丁寧站在領獎臺上,抱著這個她已經捧起過兩次的吉·蓋斯特杯,腦子里想的是奧運會后她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比賽還會有緊張感嗎?碰到困難還能夠堅定嗎?“原來這些答案在比賽中我已經回答了自己,就像拿到大滿貫后媽媽告訴我的,順其自然隨著自己的心去做,答案會自然出現。”
單打結束后,隨之而來的是雙打決賽,第五次進入女雙決賽的丁寧,已經拿過四次亞軍。對于打雙打,丁寧其實并不自信,不僅僅因為她四次沖擊冠軍未果,更在于她認為自己并不是打雙打的那塊料。“單打的打法特點導致我在雙打方面并不出眾,雖然我是左手,但雙打要求左手隊員前三板能力強,接發球控制好,落點銜接快速,而我是打相持球的,不太擅長前三板。雙打還講究單板質量,要快準狠,強調進攻,這些都不是我打球的風格。”丁寧說她和劉詩雯的配合也沒有那么搭調,“小棗特別快,我特別慢,節奏上差距比較大,比賽時我們都要為了遷就對方而改變很多。”兩個人磨合了這么久,終于在這次世乒賽中開花結果了,在決賽場丁寧和劉詩雯是彼此的心理支撐,賽場上丁寧喊的一聲聲“漂亮”,為自己和隊友鼓舞了士氣。拿到雙打冠軍后,丁寧覺得很幸福,也自信了一些,“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未來能做得更好。”賽后她笑容燦爛,抱著獎杯不愿意撒手,被球迷調侃為波普杯才是“親生”的,吉·蓋斯特杯“失寵”了。
“回想世乒賽,我還是會緊張,這種緊張不是怕輸,而是希望戰勝自己,對自己的未來有期待。”丁寧說這次世乒賽是她的一個起點,她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未來會更難,但她已經為自己開了個好頭。“世乒賽決賽讓我清晰地看到了困難,而我戰勝了自己,沒有被困難擊垮,這一點值得我去記住。”在總結會上,教練對丁寧說,未來你可能會很孤獨,贏比賽覺得理所應當,卻失去了以前能欣喜若狂的資本。所以現在面對殘酷糾結的競技運動,丁寧把注意力放在“突破”上,欣喜若狂也許很難,但幸福可以感受到。
“專注”和“小固執”
成都公開賽前,丁寧提前到四川省隊進行訓練,原以為是南方潮濕的天氣讓自己每天練得汗如雨下,所以一點都沒發覺這是體力透支又要發低燒的前兆。16進8勝了伊藤美誠,丁寧的體溫又開始在37和38度之間打晃,但此時外戰還沒有結束,丁寧邊吃中藥邊堅持。對陣平野美宇之前,丁寧對主管教練陳彬說:“您一會做場外指導的時候多幫我喊喊,我怕在場上盯不住。”陳彬做場外指導的風格一向比較溫和,鼓掌的幅度都很小,被隊員們偷偷地命名為“海豚式”鼓掌,但這次他為了丁寧也表現出了自己激情四射的一面,賽場上師徒兩人相互鼓勵,終于拿下比賽。
面對接下來的內戰,身體狀況欠佳的丁寧其實也想休息休息,“但光是運動員本身的勝負心,就讓我沒法做到。”半決賽丁寧上場后依舊很拼,即使大比分落后也沒松一口氣。“和陳夢打得挺艱難的,也有覺得沒勁兒的時候,但場館里球迷們的加油聲每次都能把我的魂喊回來。”決賽對陣風頭正勁的小將孫穎莎,賽前主持人的一句“27歲的老將丁寧對陣16歲的小將孫穎莎”,一下子又把丁寧的斗志點燃了,“我得為老將爭口氣!”雙打也是同樣,丁寧用她“一上賽場就想贏球”的執著勁兒,拿下成都公開賽兩項冠軍。
6月是丁寧的冠軍月,也是丁寧的生日月,球迷們在成都為丁寧舉辦了一場生日派對,讓這位“老將”覺得很新鮮也很神奇。“我過生日從來沒有辦過這么大的派對,也看到了球場中和四周的應援,覺得這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和方式,畢竟我這年紀在小時候是沒有舉辦過生日派對的。”和丁寧一樣,丁寧的球迷會也在尋找著新的“突破”,生日之前他們為丁寧專門制作的微信表情包“小太陽姑娘”上線,丁寧自己也非常愛用,她爆料最常用的是“OK”和“偷笑”。“最重要的是,我看到球迷會在偏遠學校建立叮當書屋和獎學金,覺得特別有意義,這件事能夠幫助很多人,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這是我和球迷會都想真心實意做好的事,這可以讓很多人真心開心。”丁寧一直喜歡“真心換真心”,她和她球迷的相處方式正是如此,彼此激勵,這份“真心”也是丁寧的一份“小固執”。
丁寧的專注有時有點嚇人,現在她在遵從運動員渴望勝利本能的同時,專注于尋求在比賽中的自我突破,一點一滴戰勝自己的過程讓她覺得彌足珍貴。“我是個很固執的人,每一個帶過我的教練都這樣評價過我。專注這個詞我是在2014年才有所理解,那時候我狀態一直不好,郭焱姐對我說,作為專業運動員,做到專注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年我也理解了專注的重要性,競爭雖然又折磨又刺激,但只要專注,就能做到珍惜比賽和磨練的過程,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