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乒乓世界 《乒乓中國夢——走進蔡振華團隊》連載
第七章
巴塞羅那奧運會,智取男雙奪首金
突破口選在薄弱處
鑒于男隊的實際情況,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國家體委下達的任務是進前八。蔡振華想,應該爭取進前三名,超額完成任務。
雄心要有現實基礎,怎么確保奪得一塊銅牌呢?
單打有可能嗎?蔡振華清楚,只有一號主力馬文革才有奪牌的實力。但與他水平相近的外國選手足有十幾人,拼殺起來馬文革將是孤軍作戰,困難較大。這個險冒不得,如失手不僅辜負祖國人民厚望,對全隊剛剛恢復的自信心也會形成致命打擊。
那么雙打呢?蔡振華心頭一動:王濤、呂林這對雙打曾在第41屆世乒賽上拿過亞軍。他們一個左手一個右手,是雙打的最佳搭配。他們有大賽經驗,這一點十分重要。
堡壘往往要從薄弱地方攻克,雙打就是奧運會的突破口,善于逆向思維和不拘一格的蔡振華頓覺柳暗花明。
呂林是浙江臺州人,1969年出身于一個教師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成為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小時候打球雖沒經過系統訓練,但10歲時就被選拔到省隊。1986年,17歲的呂林被選拔到剛組建的國家青年隊。呂林曾說:“選我主要是我年齡大,打得還行,能給他們當陪練。”1988年呂林調進國家一隊,師從任國強,后入蔡振華門下。蔡振華根據分管隊員的不同情況分別制訂了系統的訓練計劃,使呂林受益匪淺。在訓練中他打球跑動范圍大,防守好,與王濤配對相得益彰。蔡振華覺得呂林訓練很扎實,意志品質堅強,比賽現場發揮出色,因而對他很看重。一個運動員在關鍵時刻能否出色發揮,決不僅僅是技戰術水平起作用,某些時候素質、意志、思想、斗志比技術更重要。
1967年出生的王濤,是個樂觀活潑且有堅強意志的選手。他的父親王世俊是位音樂工作者,為兒子能成為世界冠軍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王濤4歲開始學打球,后在北京什剎海體校師從王錫添,一步一步經受了正規而嚴格的基礎訓練,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他7歲獲得北京西城區單打冠軍,11歲獲北京市少年乒乓球賽男團冠軍,19歲獲得全國青年錦標賽男團冠軍,20歲獲第6屆全運會團體冠軍、單打冠軍。從17歲開始,王濤涉足國際比賽,團體冠軍、單打冠軍、男雙冠軍、混雙冠軍都有斬獲,特別突出的是在第41屆世乒賽上,在男隊打得哀鴻遍野時,他和劉偉搭檔奪取了混雙冠軍,和呂林搭檔獲得男雙亞軍。1991年他隨隊出征,奪取了第2屆世界杯男團冠軍。無論實力、素質還是大賽經驗,他都是隊里最優秀的雙打選手。
“張曉蓬,你回去看錄像帶……”
在集訓地江蘇揚州,蔡振華帶領他的團隊和隊員開始了大練兵。我國第一位乒乓球博士張曉蓬一直跟蹤男隊搞科研,20多年后他對那場大練兵仍記憶猶新:
在以前,人們更多的是看單打的實力來進行雙打的組合,中國人一直是這樣,歐洲人也是這樣的,而真正像羽毛球這樣去研究雙打的不多。
備戰1992年奧運會的時候,就是以雙打為突破口。當時80%的人在習慣上是側重于單打,把重點放在單打上。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提出來我們要拿出40%的力量放在雙打上。當時馬文革想不通,那時候他是奧運會單打主力,但是蔡指導還是堅持了。我覺得1992年是對他的創新有啟發的一年。在這個時候隊內摸索雙打,雙打到底在哪個地方出現問題了,原來大伙兒的認識都比較模糊,認為你單打打得好,雙打肯定也行。
真正研究雙打以后,才逐漸地意識到,雙打最關鍵的是第二板,也就是接發球和接發球以后的下一板與第四板的銜接,要將一、二與第四板的銜接解決好。當時在說這件事的時候蔡指導也是很認真。有一次王濤、呂林晚上在那兒練,王濤第四板的時候,呂林第二板,接完發球應該怎么動?因為這時候他已經意識到這個環節可能是雙打制勝最重要的環節。當時李曉東、吳敬平、尹霄、陸元盛都在那兒。說到呂林接完了以后,到底應該怎么動,大伙兒也都各抒己見,僵持不下。因為王濤是左手,呂林右手接完了以后,王濤這個左手就在他身后,緊接著是往左還是往右?我當時也在那兒,大家意見不一致,蔡指導就對我說你現在馬上回去看錄像,看看歐洲人怎么動,再看看我們怎么動,然后再看看應該怎么動比較好。我回去看了至少半個小時錄像,回來跟他說,這個人是這樣的,那個人是那樣的。最后他就琢磨著確定下來呂林第二板的時候要往外動,因為王濤靠臺子比較近,直接從后邊頂到前邊來打。這是當時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事。
就這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研究、討論,深入地解決雙打中大家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王濤、呂林圓夢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奧運會乒乓球雙打決賽所在的體育館,德國球迷們用各種方式為他們的雙打選手羅斯科普夫/費茨納爾加油鼓勁。有人跺腳,有人搖國旗,有人吶喊,有人吹喇叭,一點兒也不比足球賽的氛圍差。這對選手是他們心中的英雄,他們曾在3年前的第40屆世乒賽上榮獲了男子雙打冠軍,今天他們又打進了奧運會乒乓球的男子雙打決賽。眼下他們與王濤、呂林這對中國選手的激戰打到了20∶15,眼看就要拿下第一局,球迷們怎么能不激動呢?
擋板外的蔡振華神色凝重,他盯著王濤和呂林盤算著。大賽的喧鬧氛圍他不擔心,因為在集訓時訓練場天天放喇叭,用敲鑼打鼓聲、喝彩聲和嘈雜的錄音來干擾隊員,為的是讓他們適應賽場上的氛圍。
決賽時間是上午11點,9點25分蔡振華就帶著王濤、呂林到停車場等待班車。按計劃班車應是9點35分出發,可是等來等去不見班車的影子。蔡振華當機立斷,不等了。三人跑步出了奧運村,但出村又打不著出租車。三人邊跑邊找車,跑了好遠一段路才截到一輛出租車。此時蔡振華已急得一頭大汗,王濤和呂林也都大汗淋漓。到賽場時,離開賽時間只有40分鐘了。
蔡振華很了解羅斯科普夫/費茨納爾這對選手。中國男隊在訓練時曾看過他們的技術錄像,研究過這輛“德國戰車”的特點與對付他們的技戰術,因而王濤、呂林對他倆并不陌生,關鍵是現場發揮了。從王濤、呂林半決賽力挫韓國勁敵劉南奎/金擇洙的表現來看,他們還是有希望的。
現在15∶20,是關鍵時刻,就怕兩位小將手軟……兩小將耳語了兩句,左手橫握拍的王濤發了一個近網球,羅斯科普夫回球不過網。王濤如法炮制,羅斯科普夫再次下網。17∶20,德國人慌了。接著呂林打中費茨納爾的反手,羅斯科普夫兩度扣球失誤,轉眼比分成了20平。
比賽進入了白熱化。此后王濤、呂林四度領先,但德國選手四次將比分扳平,雙方真是殺紅了眼。球如流星一樣來回穿梭。羅斯科普夫一板打飛,引來滿場惋惜聲。緊接著這位歐洲單打冠軍又一次回球不過,26∶24。中國選手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比賽,戲劇性地上演了第一局比賽的翻版。不過這回是德國選手落后,他們在12∶18的不利情況下,小個子費茨納爾的正反手弧圈球連連得手,壓住呂林的反手,最后竟神奇地連得9分而拿下第二局。
針對對手的長處,蔡振華讓王濤和呂林把球打在對方近臺和遠臺的結合部位。后來蔡振華看對方逐漸適應了這種打法,大比分2比2打成平手,又及時對王濤、呂林說:“你們在輸球時有些保守,要敢于發揮,打出你們的特長,快。左右要配合好,把對方盡力逼到遠臺,壓住他們的火力……”</p> <p class=""> 決勝局一開始,羅斯科普夫與費茨納爾先聲奪人,一口氣拿下三分。但是王濤和呂林不急不躁,他們按照蔡振華的指點改變戰術,搓小球,再打大角度,打得狠中有巧。加強落點的變化,使得步伐失去章法的對手接連回球失誤。打成9平后,王濤和呂林勢如破竹,而對手卻陣腳大亂,以打法兇猛而著稱的這對德國選手在中臺對攻中失誤頻頻。當羅斯科普夫又一次將球打飛后,記分牌上亮出了21∶14,中國小將3比2奪得了奧運男雙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