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_国产中文字幕视频_免费的两性视频网站_国产福利91精品

您好,歡迎您來到動庫商城購物! 登錄 免費注冊
全部商品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列表 ? “二王一馬”的黃金歷程全整記錄
商城資訊

“二王一馬”的黃金歷程全整記錄

發布日期:2015-03-05 10:43:15

? ? 2004年3月7日,在第47屆世乒賽男團決賽的首盤比賽中,首次入選中國隊團體陣容的王皓以3比0力克德國金童波爾。這場勝利不僅為中國男乒蟬聯冠軍奠定基礎,同時也解決了教練組遴選繼王勵勤和馬琳之后“雅典男三號”的一大難題。更重要的是,王皓的迅速成長標志著中國男乒繼“雙子星座”之后,經過千錘百煉,終于打造出了“新核心組”的雛形。

  之后的雅典奧運會中,王勵勤、馬琳和王皓這三名單打新兵,以及首次帶兵征戰奧運的主教練劉國梁,都親歷了奧運會的殘酷。肩負掃雷任務的王皓一路殺進決賽,卻在心理重壓之下被韓國選手柳承敏沖破了中國隊的最后防線。

  雅典男單失利對中國男乒影響深遠,隨后的北京奧運周期,主帥劉國梁在加強技術錘煉的同時,也在隊員的抗壓能力方面下足了功夫。愈演愈烈的隊內競爭,讓王勵勤、馬琳和王皓一步步完成蛻變,以他們為核心的中國男乒,在此后的8年間如同一支無敵戰艦,雄踞世界乒壇之巔,而從2004到2011年,他們也共同書寫了中國乃至世界乒乓球史上的重要篇章——“二王一馬”時代!

  如果以“大滿貫”的個人終極榮譽來考量,王勵勤、馬琳和王皓的職業生涯都因為互相之間的“干擾”完成得不盡完美。自2005年開始,他們在單打比賽中各守戰線,同時又是彼此奪魁路上的最強勁敵。但如果以團隊的統治力來衡量,他們用強大而均衡的實力打造了中國乒乓球史上的又一個黃金時代,以他們為核心的團體賽,中國隊未嘗敗績。在爭奪斯韋思林杯和奧運會團體金牌的賽場上,三人功勛卓著,也是彼此身邊最可靠的戰友。

  “二王一馬”時代延續了國球的長盛不衰,推動了技戰術的多重發展。三人代表了各自打法的最高峰,締造了賽場上一個又一個的經典戰例,演繹了競技運動的殘酷和真實……

  2005上海世乒賽 王馬會師 重奪男單

  2003年巴黎世乒賽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連續兩次丟掉男單冠軍,國乒男隊的壓力不小。2005年上海世乒賽前,主帥劉國梁毫不掩飾對“圣·勃萊德杯”的渴望,并放出“誓奪男單”的豪言。作為隊中的三大主力,王勵勤、馬琳和王皓的競技狀態尤其令人關注,世乒賽前的公開賽也成為了國乒的試金石。</p> <p>  卡塔爾公開賽素有“小世乒賽”之稱,自該賽事創辦以來,中國隊從未染指過男單冠軍。2005年,中國隊全主力陣容參戰,比賽結果喜憂參半:王勵勤和馬琳成功會師男單決賽,打破“卡塔爾怪圈”,最終奪冠的王勵勤連克莊智淵、波爾等強敵,展示了不錯的競技狀態。相比之下,馬琳在比賽中一度遭遇到了柳承敏的瘋狂阻擊,雖然4比3勝出,但優勢并不明顯。王皓在1/4決賽中意外負于羅馬尼亞選手克里桑,狀態堪憂。巧合的是,之后的上海世乒賽幾乎成為了本次公開賽的翻版。

  上海世乒賽一開賽便冷門迭出,男單第二輪,分別在2003年世乒賽和2004年奧運會中奪得男單冠軍的施拉格和柳承敏雙雙止步,中國臺北的莊智淵也爆冷出局。之后的1/8決賽,薩姆索諾夫和波爾又相繼被吳尚垠和劉國正淘汰,中國隊形勢一片大好。唯一的意外發生在王皓身上,他的目標本來是直指男單冠軍,卻在1/8決賽中0比4不敵丹麥選手梅茲,提前出局。

  晉級道路上,王勵勤除了在與李靜的較量中因比賽意外中斷影響了節奏,從而陷入七局大戰之外,其它場次均順風順水,半決賽面對吳尚垠,王勵勤在質量和速度上完全占據上風。相比之下,馬琳的晉級道路并不平坦,在與捷克老將科貝爾、韓國新秀李廷祐的比賽中,他都遭遇強力阻擊。直到半決賽,馬琳才完全放開,面對此前淘汰王皓和郝帥的黑馬梅茲,他利用巧妙的“吸短”輕松化解了對方的放高球戰術,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

  王勵勤和馬琳成功會師,意味著“中國隊能否奪回男單冠軍”的懸念已解,但這場決賽卻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是一場無所謂的內部較量。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這場比賽所承載的意義甚至超過了過去幾十年中的任何一場內戰,王勵勤和馬琳毫不掩飾對冠軍的渴望。早在1999年的荷蘭,首次參加世乒賽單打比賽的馬琳就曾闖入決賽,最終輸給了劉國梁;王勵勤則在2001年大阪世乒賽中戰勝孔令輝,實現了時代更迭的第一步。這場比賽,兩人不再扮演“沖擊者”的角色,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同時代”較量。比賽一開始,馬琳就給了王勵勤足夠的壓力:在前三板的爭搶中,他充分發揮直板打法的臺內優勢,屢屢搶先上手;相持中,他利用推擋的速度和變化伺機側身,有效彌補了反手漏洞。王勵勤在對方的不斷變化中一直沒能擺脫出來,前三局的比賽節奏被馬琳牢牢掌控。

  比賽的轉折點出現在第四局,馬琳在9:7領先的情況下叫了一個暫停。但這個暫停卻給了王勵勤喘息之機,他準確抓住馬琳求勝心切的心理,大膽從對方正手位突破,最終連得4分將大比分追平。這不僅扭轉了局面的頹勢,同時也讓王勵勤找到了正確有效的突破口,勝利的天平開始傾斜。更為白熱化的第五局比賽,即使馬琳拼得再兇再狠,王勵勤也沒有再被對手所牽制,拿下最后一分球時,王勵勤終于對著馬琳吼了出來,之后一鼓作氣,以4比2戰勝對手,第二次捧起“圣·勃萊德杯”。

  上海世乒賽的收官,意味著國乒開始從“后雅典時代”進入“北京奧運周期”,會師男單決賽的王勵勤和馬琳,以及和孔令輝合作獲得男雙冠軍的王皓,也都把目標投在了北京奧運周期的第二個節點:不來梅!

  2006不來梅世乒賽 馬琳疲軟 大力補漏

  2006年不來梅世乒賽團體賽,能給中國隊真正帶來威脅的是東道主德國隊和近鄰韓國隊。德國隊的威脅來自于波爾,以往他比較怵中國隊的兩塊直板——馬琳和王皓,但在2005年列日世界杯上,波爾連過王勵勤、馬琳、王皓三關奪冠之后,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威脅陡增。許斯在上海世乒賽奪得男雙亞軍之后,單打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成為德國隊中的第二得分點,他的臺內短球技術,對馬琳和王皓有一定威脅。

  韓國隊是除中國隊以外整體實力最強的一支隊伍,吳尚垠和柳承敏都具備拿分的實力,在上海世乒賽中一度給馬琳造成巨大麻煩的李廷祐進步勢頭明顯,取代朱世赫躋身絕對主力,再加上劉南奎和金擇洙的豪華教練陣容,韓國隊的威脅不可小覷。

  與上屆團體世乒賽相比,中國男隊陣容有了變化,陳玘和馬龍取代了孔令輝和劉國正,成為團體賽的新兵,而“二王一馬”則開始肩負更多的責任。“核心三人組”在卡塔爾世乒賽形成雛形之后,經過兩年磨礪逐漸穩定,中國男乒也向“三連冠”發起沖擊。在2005年連奪世乒賽和全運會男單冠軍的王勵勤成為不容置疑的“男一號”,第二次闖入世乒賽單打決賽的馬琳同樣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王皓雖然在上海世乒賽中早早折戟,但他在之后的全運會和世界杯中都闖入單打決賽,狀態逐步回升。

  一如賽前所料,中國隊在小組賽順風順水,1/4決賽有驚無險,半決賽便迎來東道主德國隊的挑戰。和中國隊相比,德國隊的排陣幾乎是死的,波爾和許斯打一、二號,可能有變化的只會是第三號。針對波爾,中國隊派出在戰績上占據壓倒性優勢的馬琳,他頂著主場觀眾的強大壓力,抓住波爾習慣于回擺短的特點,利用自己前三板的優勢迅速打開局面,很快連贏兩局。隨后場上的局勢風云突變,波爾利用兇狠準確的接發球挑打和幾板漂亮的反手反拉弧圈球連扳兩城。決勝局中,波爾牢牢抓住了馬琳心態保守、出手質量不高的漏洞,頻頻向他反手施壓,以11:5完成了逆轉,為德國隊拿下了關鍵的第一分。

  第二盤王勵勤臨危受命,面對超水平發揮的許斯,他在三局比賽開局全部落后的情況下,以3比0勝出,為中國隊扳平比分。接著王皓直落三局擊敗費杰·科納斯,使中國隊2比1領先。關鍵的第四場,王勵勤迎戰波爾,他充分發揮了正手特長,不論由攻轉防還是由防轉攻,形成相持后愈發主動和心定,最終王勵勤3比2險勝波爾,中國隊也3比1擊敗東道主德國隊。

  決賽面對韓國隊,王皓首盤僅耗時30分鐘就以3比0擊敗了對方的頭號主力吳尚垠。緊接著,王勵勤在1比2落后的情況下穩扎穩打,逐漸發揮出兩面打一面的優勢,最終逆轉勝出,將柳承敏斬于馬下。隨后,馬琳一掃半決賽的頹勢,以3比0干凈利落地擊敗了曾在2005年中國公開賽中4比0戰勝自己的李廷祐,使中國隊如愿實現蟬聯。

  不來梅世乒賽間接奠定了北京奧運周期的基礎:王勵勤的技術與心理日漸強大;王皓在男團決賽對吳尚垠的比賽中,打出了雅典奧運會之后的最好狀態;馬琳雖然有所起伏,但能在決賽中迅速調整,同樣值得肯定。然而奧運會的殘酷讓主帥劉國梁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再加上北京奧運會將首次設立團體賽項目,團隊想要萬無一失,每名主力的狀態都要達到極致,因此三人之間的競爭還將繼續下去。

  2007薩格勒布世乒賽 三大核心 更上一層

  不來梅世乒賽后,馬琳和王皓驟然發力:馬琳在世界杯上再度加冕,王皓也在多哈亞運會上折桂男單。王勵勤盡管在年末的世界總冠軍賽中捧起“大王者杯”,但因為馬琳的回勇以及王皓的快速成長,致使他在乒壇的統治力受到了很大沖擊,而中國男乒實際已經完成了從“打造奧運個人”到“打造奧運隊伍”的過渡。薩格勒布世乒賽,三個人站上同一起跑線,向份量最重的男單冠軍發起沖擊。

  相比較于“二王一馬”的逐漸強大,男線上的主要對手在不來梅世乒賽后鮮有出色發揮。歐洲方面,施拉格、普里莫拉茨、塞弗等老將江河日下,許斯、梅茲、克里桑等新生代成長太慢,擎歐洲乒壇大旗的似乎只剩下薩姆索諾夫和波爾。亞洲方面,能夠威脅到中國隊的除了韓國隊員外,屈指可數。

“二王一馬”的黃金時代 -?

  事實證明,在薩格勒布世乒賽對中國隊造成巨大沖擊的正是韓國選手柳承敏。在淘汰了老大哥吳尚垠后,柳承敏就進入了一種瘋狂模式,又以4比0戰勝打法上的天敵——波爾,他在比賽中死死抓住波爾反手第一板上手質量不高的弱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正手特長,盡可能給對手施壓。半決賽面對衛冕冠軍王勵勤,他在被對手遏制住最強武器——側身進攻之后,依然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實現反撲,給中國隊制造了最大一場虛驚。

  王勵勤面對柳承敏超水準的發揮,他在首局告負后及時調整了戰術,接發球使用反手臺內擰拉把球盡量轉成上旋,在簡化臺內球爭搶的同時,盡可能調動對方的正手位,鎖住柳承敏的側身,迅速在比分上反超。第四局,王勵勤在6:2領先的情況下稍一走神,便被對方抓住一線生機將大比分追平,之后,柳承敏對王勵勤的“調右壓左”戰術有了一些應對方法,第五局、第六局,兩人平分秋色。關鍵的決勝局,被逼到絕境的王勵勤全面爆發,他扛住對手一輪輪的攻勢之后再度掌控了比賽節奏,最終將柳承敏阻擋在決賽圈外,為中國隊立下大功。

  另外一場半決賽在馬琳和王皓之間展開,晉級道路上,馬琳一路奏凱,他在1/4決賽中戰勝了薩姆索諾夫,王皓則連克莊智淵和朱世赫。這場半決賽是兩人在世乒賽中的唯一一次交集。前四局,馬琳在球路并不占優的情況下成功將王皓纏住,第五局開始后,馬琳憑借豐富的經驗在關鍵時刻大膽求變,最終4比2勝出,第三次闖進世乒賽男單決賽。

  和兩年前的上海世乒賽相比,王勵勤和馬琳在技戰術變化和心態調整方面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尤其是馬琳在決賽中的發揮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前四局,馬琳的表現堪稱完美,在每個環節都能給王勵勤施壓,他的臺內搶攻、半出臺搶攻、銜接、旋轉、速度、力量、落點的變化渾然一體,然而在馬琳第五局以7:1領先的時候,場上風云突變,王勵勤抓住對方心態上的些許放松,奇跡般地扳回一城。這局之后,馬琳的心態明顯受到影響,而王勵勤則逐漸找到比賽節奏,最終4比3逆轉馬琳,第三次捧起“圣·勃萊德杯”。

  本屆世乒賽,王勵勤、馬琳和王皓三員虎將都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王勵勤在半決賽和決賽中的兩場硬仗,充分證明了他綜合實力的提高。馬琳的發揮是歷次世界比賽中最好的一次,沒拿冠軍非常可惜,但從沖擊力來說,他距離巔峰只有很微弱的一點距離。王皓延續了良好的競技狀態,而且從球路和技戰術的先進性上,他比王勵勤和馬琳更具優勢。這屆比賽成為“二王一馬”內部競爭的一道分水嶺,此后三人之間便開始了悄然換位……

  2008北京奧運會 共創歷史 同登獎臺

  自薩格勒布世乒賽完成“三冠王”偉業之后,王勵勤的競技狀態逐漸下滑,加上技術架構的調整,讓他陷入了長期的冠軍荒;馬琳把世乒賽中的狀態延續了下來,不僅在奧運會測試賽中折桂男單,在2008年廣州世乒賽團體賽中,他也承擔起“男一號”的責任;王皓實現了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大突破,在2007年世界杯半決賽戰勝波爾之后,面對接連淘汰了馬琳和王勵勤的柳承敏,他以4比0酣暢淋漓地戰勝對手,首奪世界杯單打冠軍。

  北京奧運會男團比賽由于賽制的特殊性,使王皓成為了隊伍組合中的最重要一環。

  從單打看,他已然具備了超一流的實力,而且對外戰績也有絕對上風;從雙打看,無論是和王勵勤還是馬琳,他都能與之完美契合,確保了隊伍在排陣方面的靈活性。所以在關鍵的男團半決賽和決賽中,王皓都是單雙打兼顧,場場奪得兩分。上單打,他力克老對手柳承敏和德國新銳奧恰洛夫,和馬琳構成前兩盤單打的雙保險;雙打時,他兩次和王勵勤配對,為中國隊拿下制勝的一盤。

  馬琳繼廣州世乒賽后,在奧運會團體賽中再度承擔起“男一號”的責任,在與對方頭號主力的交鋒中都取得了勝利,尤其是半決賽對韓國隊的吳尚垠。前三局,吳尚垠2比1領先,從第四局開始,馬琳用直拍橫打與對方周旋,最終成功逆轉。這場球把馬琳的士氣打了出來,決賽中他力克波爾,為中國隊奪冠拿下了至關重要的一分。

  單打賽場上,在波爾、薩姆索諾夫、柳承敏早早出局之后,馬琳、王皓、王勵勤都順利晉級四強,王皓4比1戰勝佩爾森率先晉級決賽之后,馬琳和王勵勤開始爭奪另外一個決賽名額。馬琳開場后在前三板的爭搶中占據了絕對優勢,迅速取得大比分領先,隨后王勵勤增加擊球質量,艱難扳回兩城。但馬琳沒有讓薩格勒布的一幕在北京重演,第六局比賽,他在比分膠著時大膽發力,堅決果斷地沖破了王勵勤的防線,最終以4比2勝出,晉級決賽。

  男單決賽作為北京奧運周期的收官戰,兩名中國直板選手的相逢,意味著曾經被歐洲弧圈球沖得七零八落的中國直板,終于又站在了世界乒壇的巔峰。這種集前三板優勢、正手弧圈球進攻威力以及反手橫打相持、進攻手段為一體的頂級“國貨”,終于在北京奧運會的舞臺上完成了涅槃重生。整場比賽中,王皓仿佛墜入了馬琳布下的天羅地網:前三板,馬琳力拼短球,而王皓的擺短和劈長則頻頻出現失誤,給了馬琳很多進攻的機會;進攻上,馬琳鎖死了王皓的正手,避開其強大的反手,一旦王皓反手上手,馬琳勢必強行側身反拉。第五局10:9領先時,馬琳在很被動的情況下“撅”了一板球,準備不足的王皓拉球失誤,以1比4輸掉了比賽。</p> <p>  北京奧運會的團體賽中,“二王一馬”齊頭并進,以一路“3比0”創造了新的歷史;單打比賽中,馬琳、王皓、王勵勤分獲前三名,這也是奧運會乒乓球歷史上,男單比賽的所有獎牌第一次被一個協會包攬。主帥劉國梁用了四年光陰打造的這支以“二王一馬”為核心的無敵戰艦,最終在北京奧運會達到了空前的巔峰。

  2009橫濱世乒賽 英雄相惜 王皓登頂

  北京奧運會后,乒乓球運動的無機時代正式啟動,王勵勤、馬琳和王皓在這種大環境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2008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小將馬龍連克三人奪得男單冠軍,之后的全國錦標賽中,張繼科也開始冒頭,也是同樣戰勝“二王一馬”之后折桂男單。

  大賽后的調整、無機膠水的困擾、年輕選手的成長,這些都成為了“二王一馬”在倫敦奧運周期里面臨的挑戰。最先遭遇折磨的是王勵勤,自薩格勒布后,他與國內外大小賽事的單打冠軍徹底絕緣。內憂于狀態低迷,外困于無機改革,王勵勤在橫濱世乒賽前的直通賽中一敗涂地,加上科威特公開賽敗給朱世赫,一次聲勢浩大的“信任危機”向他席卷而來。

  然而在橫濱世乒賽的賽場上,王勵勤自己化解了這個危機。男單1/4決賽,攜淘汰水谷隼之勇的陳玘給王勵勤制造了巨大沖擊,從前三板爭搶到正手位相持,陳玘沒能讓王勵勤占到任何便宜,前五局以3比2領先。第六局比賽中,王勵勤及時改變戰術,以非自身強項的反手打開局面,這個變化成功打亂了陳玘的比賽節奏,最終王勵勤4比3逆轉勝出。</p> <p>  男單半決賽中,王勵勤面對的是老對手馬琳,與以往相比,王勵勤一改“慢熱”的習慣,比賽一開始就全面調動自己,接發球環節能擺住就擺,沒有把握就主動搓長形成相持,而且他還屢屢偷襲馬琳的正手空當,以此鎖住馬琳的側身進攻。馬琳經過與松平健太、朱世赫的連番大戰,精力和體力上受到較大影響,整場比賽都沒有王勵勤打得那么興奮。七局大戰后,上帝第三次把兩人在世乒賽上交手的橄欖枝拋給了王勵勤,他將面對首次進入世乒賽單打決賽的王皓。

  北京奧運會后,王皓也陷入了漫長的低谷,雖然他在2008年世界杯上成功衛冕男單,但是奧運會男單再度折戟給他帶來的心理困惑,一直延續到了橫濱世乒賽。比賽前,主帥劉國梁破天荒地給了王皓一段“自由調整期”,或許正是這段暫時離開乒乓球的生活,讓王皓再次回到賽場時重燃了對冠軍的渴望。男單半決賽戰勝馬龍之后,王皓的競技狀態已經調整到最佳。

  面對三屆世乒賽男單冠軍王勵勤,王皓不論在兩面相持,還是前三板的爭搶都占據了上風。相比于北京奧運會時,王皓在保持自己反手優勢的前提下,正手殺傷力和穩定性都有了明顯提升。他就像一堵厚厚的城墻,怎么也打不穿打不透,沒有留給王勵勤任何一絲突破口。4比0,王皓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站上乒壇之巔。而他在比賽中所呈現的全攻性打法,也為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樹立了新的風向標。

  橫濱世乒賽是“二王一馬”之間在世乒賽單項賽中的最后一次交集。繼王勵勤、馬琳相繼坐莊之后,王皓也迎來屬于了自己的時代。連續戰勝陳玘和馬琳的王勵勤,雖然沒能再一次捧杯,但是“四進男單決賽三獲冠軍”,也讓王勵勤證明自己的同時,給乒壇留下了一個新的記錄。馬琳離“大滿貫”的夢想漸行漸遠,但他的發揮也足以回應外界對于他能否在無機時代延續輝煌的質疑。橫濱世乒賽給出了“二王一馬”仍在巔峰的結局,同時也留下了一個謎題:以馬龍為代表的年輕隊員,究竟什么時候能夠“搶班奪權”?

  2010莫斯科世乒賽 大力別離 馬琳救主

  橫濱世乒賽的回勇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王勵勤的問題,他身材高大,站位比較偏后,擊球點比較晚,且他的反手技術并未臻至超一流水準。技術打法不再先進,身體狀態也不再處于巔峰時期,境界的提升并不能完全彌補客觀存在的缺陷,這種劣勢讓王勵勤在和新生代球員的對抗中,逐漸開始落于下風。王皓和馬琳由于打法原因并未受到特別大的影響。2009年全運會,王皓狂收三金,成為最大的贏家,而馬琳也在團體賽中連克馬龍、王皓,雖然沒能帶領球隊奪冠,但也真實地驗證了什么是“老當益壯”。

  然而在2009年年末,一場由許昕、張繼科和馬龍發動的“青春革命”,使“二王一馬”的王朝開始瓦解。

  這場“革命”發生在國乒“直通莫斯科”選拔賽上:第一階段,許昕率先獲得團體賽參賽資格。緊接著,異軍突起的張繼科又在第二階段決賽中戰勝馬龍,獲得第二張門票。第三階段,馬龍戰勝李平搶得第三張票。“二王一馬”無一人順利直通,意味著王勵勤、王皓和馬琳至少會有一人無緣莫斯科世乒賽的團體陣容。

  究竟誰去誰留?教練組把難題交給了三個隊員自己解決。第四階段,“奧運三虎PK大決戰”上演,兩戰全勝的王皓抓住了機會,獲得第四個直通資格。最后一場被命名為“馬王終極賽”的對決,將隊內競爭的殘酷推到了頂峰。馬琳在落后的情況下抓住王勵勤剎那間的猶豫,以3比1擊敗對手,踏上了莫斯科末班車。王勵勤無緣世乒賽團體賽,標志著“二王一馬”時代的一角率先崩塌。

  幾乎沒人能預想到,最后獲得參賽資格的馬琳,成為了中國男乒衛冕的最大功臣。

  男團決賽中,劉國梁在賽前敏銳地覺察到王皓內心的猶豫,臨時替換張繼科上陣第三場,馬琳則繼北京奧運會后,再度承擔起隊伍核心的重任。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女團失利,以及它對男乒隊員的影響。首盤比賽中,憑借前三板和速度的優勢,馬龍連下兩局領先波爾,眼看勝利在握時,波爾突然調整戰術,盡量加強旋轉,并主攻馬龍正手位。而馬龍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的出球質量大打折扣,無謂失誤漸增,最終被波爾逆轉。重壓之下,馬琳在第二盤比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以兇狠的發球搶攻和多變的落點意識,以3比0戰勝奧恰洛夫,將大比分扳平。第三盤,首次參加世乒賽團體賽的張繼科經受住了考驗,他以3比1戰勝許斯,為中國隊實現了比分上的反超。

  第四盤比賽是雙方一號隊員的直面碰撞:馬琳對陣波爾。使用無機膠水之初,波爾曾在公開賽中戰勝過馬琳,但之后馬琳在技術上進行了調整,打法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依靠正手,而是形成了以正手為主、展開全面進攻的技術風格。這場比賽,馬琳完全掌控了節奏,盡管在首局比賽10:5領先的情況下被波爾逆轉,但他沒有慌亂,依舊按照自己的特點去打,戰術執行得非常堅決。形成相持后,馬琳在處理球時比馬龍更強硬,反手位果斷側身,防守更靠近球臺,盡一切可能給對手施壓。在3比1戰勝波爾后,馬琳幫助中國隊實現了世乒賽男團五連冠。

  如果從國乒發展的角度來看,莫斯科世乒賽是真正意義上“改朝換代”的開始,不論是輸球的馬龍還是贏球的張繼科,甚至在旁觀戰的許昕,都從這屆比賽之后迅速成長起來。馬琳發揮了自己的最大能量,以決賽中獨得兩分的成績,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2011鹿特丹世乒賽 傳承接力 王馬謝幕

  鹿特丹世乒賽是“二王一馬”最后一次同時出現在世乒賽的單打賽場上。與兩年前的橫濱不同,經過莫斯科團體賽的歷練,以馬龍、張繼科為代表的新生代,在技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反之,雖然王皓尚在當打之年,但王勵勤和馬琳兩名老將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在與年輕隊員的競爭中愈發力不從心。

  男單1/4決賽中,馬琳迎戰馬龍,王勵勤迎戰張繼科,這是兩場意義非凡的比賽,傳承接棒的味道甚濃。馬龍在技術上占據上風,但馬琳畢竟有著豐富的大賽經驗和超脫的心理素質。馬龍在這場比賽的相持段占盡優勢,盡管馬琳在臺內球的控制上還是一如既往的精細,但馬龍在這點也沒有落于下風,沒給馬琳留下太多搶攻的機會。攻防兩端馬龍一直打得很堅決,即使在第四局被馬琳追回一局,第五局也并未受到影響,尤其偷了幾個長球之后,直接把馬琳打亂了,最終馬龍以4比1勝出。

  馬琳止步后,王勵勤同樣也告別了世乒賽的舞臺。盡管在淘汰許昕之后,王勵勤的狀態已經調整得很好;盡管從以往戰績來看,王勵勤并不下風;盡管憑借強大的正手以及節奏上的變化,他一度以2比1領先張繼科,但是在技術發展的必然規律下,在對手同樣擁有一顆大心臟的時候,王勵勤沒能再進一步。張繼科以4比2贏得了比賽,也讓引領乒壇一時風騷的馬琳和王勵勤,以一種近乎悲壯的方式告別了世乒賽的單打賽場。

  王皓在半決賽中再次戰勝馬龍之后,迎來了淘汰波爾的張繼科。在以往的交手記錄上王皓略占優勢,但本場比賽中,張繼科反手更加強勢,對抗中王皓幾乎得不到分。雖然王皓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苦苦尋找勝機,雖然他在5:10落后的情況下還能追到10平,但張繼科最終還是把握住了機會,王皓沒能守住“二王一馬”時代的最后防線,新的時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而至。

  鹿特丹世乒賽后,王勵勤和馬琳逐漸淡出主力層,馬琳雖然入選了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賽團體賽的參賽陣容,但在新生代選手漸漸扛起大旗的情況下,他并沒有太多上場機會,而王皓則承擔起了兩年前馬琳在團體賽中承擔的責任。

  2012年倫敦奧運會,單打再度失利的王皓在男團半決賽對陣德國隊的比賽中,及時喚醒了狀態低迷的張繼科,為中國隊挺進決賽繼而獲得男團冠軍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2013年巴黎世乒賽,王勵勤、馬琳和王皓參加了他們職業生涯中的最后一次世乒賽。

  彼時的他們已非乒壇主角,擊敗馬龍再度殺入決賽的王皓,成為三人中走得最遠的人。之后王勵勤、馬琳相繼退出國家隊。

  2014年東京世乒賽后,張繼科、馬龍、許昕以及樊振東的日益強大,也讓王皓順利完成了“傳幫帶”的使命,2014年12月20日,王皓宣布退役,“二王一馬”時代就此終結。

  在中國乒乓球的發展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像“二王一馬”這樣,在一個時代里互為強敵卻又合作共進。他們都曾在世乒賽或奧運會的舞臺上,實現了職業生涯的個人巔峰,也都曾在團體賽中拯救隊伍于危難之際。

  更重要的是,在職業生涯末期,他們仍是隊伍里舉足輕重的標桿,在頂住新生代的一輪輪沖擊后,他們憑借自己的能量加速了新一代核心的成長。“二王一馬”,不僅僅是時代的縮影,更是一種體育精神,一種“乒乓文化”!

關于我們|常見問題|加入動庫|正品保障|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 2005-2025 動庫商城 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