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YONEX尤尼克斯弓箭Z-SLASH(ARC Z-SLASH)專業評測
? 在YONEX公司縝密的鋪墊和眾多Fans的千呼萬喚之后,隨著9-19的來臨,ArcSaber Z-Slash終于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相對于它不甚驚艷的外觀,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雙打球員川前直樹(Naoki Kawamae)用此拍擊出了414公里的超級球速才是YY令輿論嘩然、令羽球迷震撼的驚世一擊。
??ArcSaber Z-Slash的出現,是否會對未來羽毛球比賽的技戰術產生明顯影響,甚至如同高科技泳衣在泳壇帶來的神奇效果一般,掀起一輪羽壇的霹靂旋風?值得大家探討和研究。
??一、ARC Z的秘密——414是如何產生的?
??AZ的宣傳口號是“霹靂旋風”(Stunning Smash)和“挑戰速度極限”(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speed),并且宣稱ARCSABER Z-SLASH = amazing smash speed,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AZ如此高效的提升了球拍的性能并創造了414公里的驚人時速?
??(一)頭窄桿長——聚合能量
??傳統的羽拍拍框形狀主要分為橢圓形和ISO方形兩種,橢圓形面積小但是空氣的阻力也小,ISO方形擊球面積大但是空氣阻力也大。如今ISO方形拍頭成為主流的原因在于較之于橢圓形其甜區大30%左右,控球、穩定性更好。
??AZ的不同在于,拍頭是方頭,但是只有4線孔,不是傳統的6線孔開孔法,就是人們常說的小方頭拍型。在10點和2點處開始拉出內斂的弧線,收腰,這是過去沒有的設計,使得AZ與AT700和A10等球拍相比兩側各收縮了一個拍框的距離,相應地,拍弦的排列也有所加密。這一設計在相對減少了拍頭自重和風阻的基礎上使擊球力量更為集中,拍面的強度與反彈性能更為優異,但也減少了甜區面積,對擊球準確性的要求更高。
??AZ的拍頭比A10略重,看得出它爭取的是發揮更大的擊球力量,由此才能創造更高的極限擊球速度,并在高速重殺中解決對手或者打垮對手的防御體系。
??AZ的中桿硬度是“硬(stiff)”,不是“特硬(extra stiff)”,有人測試后感覺AZ的中桿比A10更軟,事實上是在使用了相似材料的基礎上長度比A10加長了1cm并縮小了直徑導致的(中桿直徑不是傳統的7mm,也不是NS9900那樣的粗桿,是6.9mm的細桿)。筆者認為其立意在于在保持一定力量傳輸效率的基礎上適度增大擊球端的角速度,使羽球被擊出瞬間獲得的能量最大化。事實上,YY發布的強攻型球拍中幾乎沒有任何一款的中桿是“特硬”的,真正采用特硬中桿的大多是一些靈活型球拍(如NS9900、NS9000X等),這之中存在著更加追求最大球速還是平均球速上的差別。
??AZ與常規球拍拍頭的比較 6.9mm中桿
??中桿設計——內層采用超級聚乙烯纖維,外層采用超高強度碳素纖維
??(二)低風阻設計——提高揮拍速度
??盡管AZ的拍頭在近些年推出的ARC和NS系列中已屬最重,但與傳統的AT700、AT900等強攻型球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從平衡點來看,球拍整體屬于平衡型。原因在于最高球速的突破還與揮拍速度的提升密切相關,因此適度平衡拍頭重量、盡可能的降低空氣阻力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
??為提升揮拍速度,在拍面縮窄、中桿變細的基礎上,AZ的拍框斷面和錐蓋形狀分別采用了新型低風阻精密拍框和八角形錐蓋,將空氣阻力成功減少29%,揮拍速度從普通球拍的180公里/小時提升到200公里/小時。
??拍框斷面設計——空氣阻力最大降低29%
??八角形錐蓋設計——與普通ARC系列球拍相比降低空氣阻力2%
??挑戰“零”風阻——收縮型拍框和細桿設計使揮拍極限時速從180提升到200公里
??(三)納米技術——強化塑性
??有資深器材專家將AZ的同系列前輩ARC10評價為“第一款運用了成熟納米技術的球拍,球拍的塑性和整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AZ繼承了ARC系列“納米技術+疊杯納米管”的優良傳統,加上高彈性碳素纖維的運用,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能量轉化。從球拍擊球的慢動作可以明顯看出,羽球在與球拍接觸過程中駐留了足夠長的時間,積累了更多的能量并轉化為自身速度。
??疊杯碳素納米管與高彈性碳素纖維的結合——尋求100%的能量轉化
??以上技術特點的打造使創造更高的球速成為可能,正如某位網友所評價的:小甜區=> more power,揮拍快=> more power,高彈性=> more power。
??二、ARC Z對羽毛球運動的影響解析
??球拍性能對羽毛球技術本身的影響歷來是顯而易見的。今天風靡賽場的雙腳起跳技術,在1980年代初的林水鏡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當時正值碳素球拍徹底取代了木拍和鋁合金,拍框的硬度、強度和減震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單純的進攻打法還不足以取得最終的勝利,韓健以他標志性的“牛皮糖”打法將剛剛開始席卷羽壇的進攻風潮徹底壓制,甚至于當時還流傳著“攻者必敗”的口號,這使得聞名遐爾的丹麥球王弗羅斯特也不再堅持進攻型的打法,而以攻擊見長的我國“開山天王”欒勁也改雙腳起跳為交叉起跳,打法趨向全面。
??隨著碳纖維、鈦合金、高強度碳纖維等新材料的應用,球拍變得更輕、更強、更耐用,球員的打法也再一次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欒勁曾經在訪談中談到了對羽毛球技術演進的看法:“球拍的革命使球速變得更快了,但也使球路變得比較的單一,現在的單打比賽像雙打那樣的短兵相接、快抽快推的打法多了,與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球路調動對方制造機會不同,是更多地利用對方回球的質量去捕抓機會,而能力上,從一些數據看,和以前差別不大”。
??可以說,在球員能力和羽球技術本身改變不大的前提下,打法的演進更多的是源自球速的加快。盡管傅海峰早在2005年蘇迪曼杯上就創造了332公里/小時的世界球類項目最快球速,但在多數的單打比賽中,即使是大力殺球,球速也很少會超過300公里/小時,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雙方球路的控制導致球員對于殺球技術的運用有所保留。事實上,在今年的全英賽決賽林丹戰勝李宗偉的比賽中,林丹最快的扣殺球速也僅為273公里/小時。試問,如果林丹每次都能輕松的殺出300公里/小時以上的球速,以防守技術精湛著稱的李宗偉還能抵擋住林丹的進攻嗎?
??從近幾年YY出品的高端羽拍來看,擊出的總體球速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礎上,AZ大幅提升了極限速度并一舉突破400公里/小時的大關,無疑具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某種程度上YY的技術優勢并不那么高不可攀,更深層次的speed化風潮或許就在眼前,AZ無疑已經具備了掀起這一風潮的理論潛力。
??后記——改變是否會發生?
??轟轟烈烈的產品發布,承載著人們的無限希望,寄托著414的傳奇。但無論是理性的參數還是感性的期待變得如何,ARC Z-Slash終將接受實踐的檢驗。在無數盼望與懷疑的眼神中,AZ經歷了第一次考驗——日本超級賽。然而,結果似乎帶有著一絲諷刺意味,陶菲克、蓋德還是用回了ARC10,用了AZ的李宗偉早早就被淘汰。這似乎意味著:改變不會瞬間發生,AZ也不會成為羽壇的“鯊魚皮”。結局到底會怎樣?是曇花一現還是在沉默中爆發?一切,敬請期待。
??AZ真的能讓手持它的人們都成為速度大師嗎?
??附:ARCSABER Z-Slash技術參數
??拍身長度:674mm,拍桿加長10mm
??球拍平衡:平衡型,平衡點292±3mm 拍桿彈性:硬拍框材質:H.M.Graphite+H.T.Graphite+CS Carbon Nanotube(高強度碳素纖維+高彈性碳素纖維+疊杯碳素納米管)中管材質:H.M.Graphite+Super HMG+Ultra PEF,New Built-in T-Joint(高強度碳素纖維+超高強度碳素纖維+超級聚乙烯纖維+新型內置T形接頭)
??規格:3U (85.0-89.9g) /G3, 4, 5;2U (90.0-94.9g) /G3, 4, 5
? swing Weight揮拍重量(kg/cm2 ):2UG4(93.5g):SW91;2UG5(91.5g):SW91;3UG4(86.5g):SW87;3UG4(87.5g):SW88 顏色:熒光黃
??性能特點:球速可達414 km/h
??采用技術: YONEX納米技術疊杯碳素納米管高彈性碳素纖維超級聚乙烯纖維新型低風阻精密拍框超細加長拍桿新型低風阻錐蓋新型內置T形接頭
? ??動庫商城:www.hb2117.com
??動庫商城--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戶外--綜合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