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斯帝卡靈感混碳新品發布及性能解讀,韓國制造
上半年斯帝卡剛上市靈感碳王,下半年靈感系列又迎來了一次更新,本次靈感家族的新成員命名為“靈感混碳”(nspira Hybrid Carbon ),整體設計風格不同于上半年的靈感碳王,反而與初代靈感碳素較為相似,為偏圓頭的板面。不同的是,全新的靈感混碳并非瑞典制造,而是韓國制造。
通過靈感碳王,我們不難看出斯帝卡進軍混編碳板領域的決心,而靈感碳王的成功也能看出斯帝卡超強的制板水準依舊在線,哪怕是自己從未涉足的領域。本次靈感混碳依舊為外置結構,雖然球板的標牌是紅色,但與碳素的混編纖維確實綠色,頗有詼諧之感。實際上手效果如何,就來看看下面詳細試打評測了。
從“不懼對方進攻”的靈感碳素,到剛柔相濟的靈感碳王,再到如今“黑馬已現”的靈感混碳,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所謂的“靈感”?
表面上,靈感是“寇頭面材、桐木大芯”,這是三塊球板的共同點。但這么淺顯嗎?
靈感碳素是德國ACF碳纖維的先行者,靈感碳王是中國制造的芳基和碳素混編,而這次要評測的靈感混碳呢,則是韓國制造,纖維是綠芳碳。我明白了,靈感可以來自四面八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汲取各家所長,就是“靈感”所在。
靈感“混”碳,混在哪里?
“混”,常見的理解是“混合”。此碳非純碳,是混合碳。這個跟靈感碳王的“ARC芳混碳”一個道理。不過,靈感碳王是藍色的芳基碳素。靈感混碳則是綠芳碳(綠色芳基和碳素纖維的混編)。

這種綠芳碳大概有這樣的特性:回彈力強、弧圈性能佳。再加上顏值佳,今年以來,綠芳碳的球板逐漸增加。

不過,“混”還有另一層意思:混元。混元即開天辟地之時。正是“乾坤未定”。不過斯帝卡認為黑馬已現。黑馬,可以指現在使用這塊底板的年輕國手袁勵岑。也能指綠芳碳在斯帝卡球板中的首次使用,或者第一次的韓國制造。
靈感系列的風格,如何演變
靈感碳素:內置ACF碳纖維、桐木大芯。凸顯了近臺攻防的穩定性,而非殺傷力,相對均衡、線性、忠實。
到了王曼昱使用的靈感碳王,也是這種均衡風。但吃球感進一步提升了,起板簡易、吃球細膩。穩如老狗的拉,結合脆爽的拍打。而且反手位更出球,更給力了。從內置碳素的靈感碳素,到外置芳碳的靈感碳王,結構雖然變了,但風格有些接近,不過發展得更全能了。
到了這塊靈感混碳,筆者的直接感受就是更犀利、暴力了。我們先對比下結構。
只是纖維不一樣,實測靈感碳王5.76mm,靈感混碳為5.83mm,89.5g。

打起來,靈感混碳在同樣很吃球的情況下,反彈力比靈感碳王更強,中等力量下更出球,發力拉沖后球質更爆。試打了一會后,一位前省隊主力隊員跟我說:這塊有勁,比斯帝卡之前的底板爆。
可以這么描述:這塊靈感混碳,像是Viscaria和安宰賢TMX的混合體,像是靈感碳王添加了韓國調料,變得更硬脆艮彈。

實現這點,我覺得跟這個綠芳碳有關系,跟韓國制造也有關系。因為韓國造的板子,很多都壓板壓得厲害,結果就是更為蹦彈。這個可能對配膠帶來一點考驗。比如配狂飚,藍海綿應該就比橙海綿更合適。
實戰場上見
反手貼了個日套,正手主要貼DNA白金版XH,后來試了下狂飚3。
臺內控制:
擺短比較聽話。劈長的話,覺得有點彈。也就是你減力時,它可以不走。你開始發力了,它才顯現彈性。彈性確實比靈感碳王強。
不知道跟配膠有沒關系,DNA白金版XH畢竟高硬度。吃了好些個下旋,對陣平時同樣的對手。這個靈感混碳對來球旋轉還是比靈感碳王更敏感一點。
反手擰拉對方的發球,都是很輕松。弧線的調節能力很強。
加轉:
吃球感跟靈感碳王一樣,都很細膩。甚至我感覺靈感混碳咬球更實,制造旋轉的能力更強。發球的旋轉比對方想象的重。作為一塊外置纖維板,這點很突出。
無論發側下還是急長球,它的弧線都偏低。
正反手拉高吊,真的很轉。當然啦,白金版XH也確實比硬度H更容易加轉。我覺得用靈感碳王拉高吊的時候,雖然也可以轉,但不如靈感混碳這么頂。這個的二跳更有壓迫感。
拉前沖:
明顯比靈感碳王給力,中等力量更出球,能量得以釋放,發力后比碳王更暴力。上面說像是Viscaria和安宰賢TMX的混合體,就是發力后變得更蹦彈了,更爆。

無論拉沖還是拉吊,落點的精準性嘆為觀止。我想拉右上角,就真的聽話地到了對方的右上角。掛一板直線,就真的筆直。
反拉反帶:
這方面和彈擊一樣,指向性都很不錯。你動作越緊湊,它帶來的速度感跟給對方的壓迫感都非常好。
簡單來說,靈感混碳對比靈感碳王,在中等力量下,彈性更好,速度和力量更能釋放出來。發力后,球質也更為威猛、拉球旋轉也不遑多讓。

至于正反手發力后,失誤的概率高于靈感碳王,是因為配膠的關系,還是球板適應的問題。還需要打一段時間來驗證。小球控制,倒確實不如靈感碳王那么穩定。但我必須實誠地說,它的球質確實很多方面高于靈感碳王。這是更為犀利的版本!

韓國造的靈感混碳,意料之中地多了些硬脆、蹦彈,提升了球板的速度感和力量感。我覺得,這塊新球板,適合更彪悍的人們。猶如長槍一桿,百兵之王。這應該是兩年來,除了賽博6,斯帝卡最出彩的球板了。
題外:靈感碳王的時候,我覺得確實比起林高遠ALC差點意思。這一塊靈感混碳雖然比Vis艮了點,但你若問我,是不是不如Vis?我還真不敢確定。我想,再打一周,換些別的膠皮,也許能給大家更好的解答。
看完上面的“斯帝卡靈感混碳新品發布及性能解讀,韓國制造”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以下商品有幫助:
斯帝卡乒乓球拍價格表----斯帝卡底板性能介紹--斯帝卡品牌專賣-乒乓球導購-新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