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乒乓》采訪馮亞蘭:我不是假小子
和馮亞蘭約采訪的時候,她正奔波在征戰乒超的路上,可她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快到約定地點,她發來短信:“我們先吃飯,麻辣香鍋,4號桌。”見面后,她主動給大家倒冰水,一不小心向某杯倒多了冰塊,還抱歉地說:“全是冰,這杯還是給我吧。”等到香鍋端上來,她先是對我說:“先別記了,快吃吧。”然后又周到地問每個人:“夠辣么?不夠可以‘升級’啊。印象中,她是2010年德國公開賽的大“黑馬”,是眾人口中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她是國乒個性化的“希望之星”。所以她的直率爽朗甚至義氣十足,都是預料之內的,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笑容燦爛的她,會如此關注每一個細帶,或許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其實真的“挺細膩的”。
《乒乓》:你的個性從小就是比較大大咧咧?
馮亞蘭:好像是吧,小時候從來沒有留過長頭發,女孩玩的東西我都不會,可能因為從小都和運動員在一起。沒上小學前,我六一節還是會穿著裙子出去玩,不過回去就給“撕”掉了(笑),我覺得特別熱,特別麻煩。等到我自己長大了,能自己挑衣服了,就是絕對不穿裙子了。
《乒乓》:你從4歲半開始練球,是家里幫你選擇的么?
馮亞蘭:我小時候特別好動,喜歡從桌子上往下跳,家里把桌子越弄越高,可是我還是愛爬上去往下跳。我媽媽拿我沒辦法,就在我上幼兒園的地方給我報了個乒乓球學習班。打著打著,教練說我的條件還不錯,大約一二年級,就開始到專業隊訓練了。進了專業隊之后,我爸爸辭了職,專門陪著我訓練。當時他買了一輛摩托車,每天接送我三趟,那時我上午上學,下午訓練,晚上還要去體校加練。
印象最深的是武漢的夏天,我和爸爸大中午頂著炙熱的太陽,騎摩托車去訓練場,曬得都有點暈。我的媽媽當時還要工作,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做飯,等我下午練完之后,給我和爸爸送飯到業余體校去,三個人就在體校那里吃飯,然后又看著我訓練,晚上才一塊回家。
我還常常要去外地比賽,爸爸也都會跟著,所以外地的隊員和教練們,很多都認識我爸爸。我和爸爸媽媽的感情很好,爸爸現在還會寫郵件跟我談心,我回省訓練的時候,他們也是每天都去看我訓練。我常常想,如果我爸爸當年沒有辭職,沒有盯著我,而是去建立他自己的一番事業,我可能就不是今天這樣了,也根本不能走到現在。他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精力,我很感激父母。
《乒乓》:到了專業隊訓練后,乒乓球對你來說就不一樣了。
馮亞蘭:只覺得很忙,要讀書,要打球,要比賽,還要補習和應付考試。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比其他孩子過得辛苦,人家在玩,我在打球;人家在休息,我在做功課;人家六一出去玩,我就要出去比賽。我印象中從來沒有休息日,就連過年的時候都要訓練,要是能夠休息半天就很開心了,我在業余體校的時候,連年三十都要訓練。
還記得有一年過年的時候,親戚朋友到家里來玩,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一|起,本來聊天、玩耍很開心,可是一到時間,爸爸媽媽就催我去睡覺,根本沒有商量余地,因為我第二天七點就要起床去訓練。
但比起上學來,我還是更愿意打球。因???上學我坐不住。有不想練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就會問我:你愿意打球還是上學?我肯定是選打球的。
而且練球沒有不挨打的,不挨打是練不出來的。我小時候輸兩個球或者訓練練不好,就著急,總摔拍子、砸臺子,每次這樣,爸爸媽媽就會揍我,就是傳說中的“男女雙打”(笑)。不過打完了我還是一樣,年紀小,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緒,長大了就好了。
《乒乓》:進了國家隊之后,競爭更激烈,何況你在二隊呆了4年,是不是覺得特別壓抑?
馮亞蘭:我13歲進了國家隊,當時年紀小,只知道打球,什么也不懂,教練甚至都叫我“二五”(二百五的意思)。雖然拿過2006年世青賽冠軍,但是還是覺得沒有什么機會。
我在二隊呆了很久,有4年半的時間,感覺上一隊真的太難。練到后期,我都有些絕望了,看著和我同年齡、甚至比我晚進隊的都到我上邊去了,都沖上來了,而我還在原地踏步。總覺得自努力了,還是不行,曾想要放棄再也不打球了,連“辭職報告”怎么寫都想好了。
2007年3月的時候,一二隊打交流,我就咬咬牙,說給自己最后一次機會,如果不行,就走吧。當時加上我一共12個人打,一隊6個,二隊6個,我先跟二隊的打,贏三場輸三場,除非接下來打一隊的6場全贏才能上去。
我當時都崩潰了,就找韓華指導聊天,說說技術、調整心態,結果和一隊打,真的一場沒輸。打完之后我就在那兒想:我是不是在做夢啊?然后反復問自己:我真的脫離二隊了么?我真的上一隊了么?(笑)
《乒乓》:上了一隊之后,大家就開始更關注你,難免也會把你和丁寧、劉詩要放在一塊比較。
馮亞蘭:嗯,我們是同一批的,不過她們“出道”比我早,這幾年也比我快地達到了一個較高的程度。我心里也沒有什么不平衡,她們能得到這些是因為努力得比我多,或者說,成熟也比我早吧。上一隊沒過多久,就要和主力們一起打大循環,當時自己超級聯賽成績排在前八,覺得有機會,想要好好表現,爭取去打世界比賽。可能是高估自己了,也可能是當時想結果想得太多,結果我又崩盤,輸到最后我又得和二隊打交流,而且是一場也不能輸才能留在一隊。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最后一場對陳夢,我0:2大分落后,第3局小分也落后,我喊了暫停下來,我當時以為自己已經“安全了”,結果教練說:“你還在危險區,這場必須贏。”我說:“好吧,我知道了。”上去就3:2翻盤贏了。這是以前,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時候,就老干這種被逼到絕境了才發力的事情,狀態起伏。直到去年喬曉衛指導帶我之后,我才知道,我到底要什么,才找到了我的目標。我開始覺得自己成熟了。
《乒乓》:2010年德國公開賽的時候,你突然冒出來,誰也沒想到。
馮亞蘭:我也沒想到(笑),但那畢竟是我第一次打世界比賽,也沒想要拿那么好的成績,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不輸給外國人。誰知道結果我一路走來都是對外國人,只有最后決賽打丁寧是自己人。打到那個時候,我也就沒想那么多了,就拼了。
其實這個冠軍,還有我曾經拿過的冠軍,在我實現終極目標面前,都不算什么。我不喜歡當“黑馬”,因為我定義的黑馬是那種曇花一現的,我不希望自己是流星,我希望能走得更遠。
《乒乓》:你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世界冠軍?奧運冠軍?
馮亞蘭:所有人都這么問我,可我只是告訴他們,我只要完成我的終極目標就可以了,至于這個終極目標是什么,只有到了實現那天我才會說出來。我是把乒乓球當成一個事業在經營,當成一份工作在做。目前,我要做的是要爭上主力,擠進五人名單,(你給自己多長時間去實現?)我沒有定一個時間,無所謂3年、5年,我都要擠進去,只有先成為主力,我才能談我的下一個目標。
其實有了目標之后,我每天都有危機感,所以練得也更狠。有時我也不想練,也有練不動的時候,但也沒辦法,只能逼著自己去練,就想想自己的目標,就練吧。要得到任何東西都要付出,你付出了未必能行,但是如果不付出,就肯定不行。
馮亞蘭:所有人都這么問我,可我只是告訴他們,我只要完成我的終極目標就可以了,至于這個終極目標是什么,只有到了實現那天我才會說出來。我是把乒乓球當成一個事業在經營,當成一份工作在做。目前,我要做的是要爭上主力,擠進五人名單,(你給自己多長時間去實現?)我沒有定一個時間,無所謂3年、5年,我都要擠進去,只有先成為主力,我才能談我的下一個目標。
其實有了目標之后,我每天都有危機感,所以練得也更狠。有時我也不想練,也有練不動的時候,但也沒辦法,只能逼著自己去練,就想想自己的目標,就練吧。要得到任何東西都要付出,你付出了未必能行,但是如果不付出,就肯定不行。
看完上面的“《乒乓》采訪馮亞蘭:我不是假小子”資訊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
乒乓球頻道—多尼克乒乓球拍-多尼克膠皮-多尼克乒乓球服-乒乓球導購-新聞資訊
